UHF初始化失败?
1、是否重复运行了多个关于UHF的软件?
2、重启设备,重新运行UHF软件,如果还是失败,请确认UHF软件的版本。
3、模块可能有松动,接触不良。
RFID支持什么协议?
1、低频(LF)相关说明,请参照研发部发布的最新说明;
2、高频(HF)可以支持:ISO14443A/B、ISO15693;
3、超高频(UHF)可以支持:ISO18000-6C;不支持ISO18000-6B。
超高频的相关技术参数
1、工作频率:840~960MHz(按需要频段定制)
2、支持协议:EPC C1 GEN2/ ISO 18000-6C (不支持6B)
3、天线参数:右旋线极化、增益 3dbi
4、功 率:1W(30dBm),可调范围:10~30dBm
5、匹配较好的标签: M3 、H3
UHF,晃动才能读到
同样的距离,读头静止时,无法读取,是因为正好处于盲点,晃一晃,从盲点跑到激活点,则能被读取。盲点位置与距离不直接相关,与多径传输相关
什么是RFID
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即射频识别。常称为感应式电子晶片或近接卡、感应卡、非接触卡、电子标签、电子条码,等等。
一套完整 RFID系统由 Reader 与 Transponder 两部份组成 ,其动作原理为由 Reader 发射一特定频率之无限电波能量给Transponder,用以驱动Transponder电路将內部之ID Code送出,此时Reader便接收此ID Code。 Transponder的特殊在于免用电池、免接触、免刷卡故不怕脏污,且晶片密码为世界唯一无法复制,安全性高、长寿命。
RFID的应用非常广泛,目前典型应用有动物晶片、汽车晶片防盜器、门禁管制、停车场管制、生产线自动化、物料管理。RFID标签有两种:有源标签和无源标签。
以下是电子标签内部结构:芯片+天线与RFID系统组成示意图
RFID三种模式的特性
1.低频(从125KHz到134KHz)
a. 工作在低频的感应器的一般工作频率从120KHz到134KHz, TI 的工作频率为134.2KHz。该频段的波长大约为2500m.
b. 除了金属材料影响外,一般低频能够穿过任意材料的物品而不降低它的读取距离。
c. 工作在低频的读写器在全球没有任何特殊的许可限制。
d.低频产品有不同的封装形式。好的封装形式就是价格太贵,但是有10年以上的使用寿命。
e.虽然该频率的磁场区域下降很快,但是能够产生相对均匀的读写区域。
f.相对于其他频段的RFID产品,该频段数据传输速率比较慢。
g.感应器的价格相对与其他频段来说要贵。
2.高频(工作频率为13.56MHz)
a. 工作频率为13.56MHz,该频率的波长大概为22m。
b. 除了金属材料外,该频率的波长可以穿过大多数的材料,但是往往会降低读取距离。感应器需要离开金属一段距离。
c. 该频段在全球都得到认可并没有特殊的限制。
d. 感应器一般以电子标签的形式。
e. 虽然该频率的磁场区域下降很快,但是能够产生相对均匀的读写区域。
f. 该系统具有防冲撞特性,可以同时读取多个电子标签。
g. 可以把某些数据信息写入标签中。
h. 数据传输速率比低频要快,价格不是很贵。
3.超高频(工作频率为860MHz到960MHz之间)
a. 在该频段,全球的定义不是很相同-欧洲和部分亚洲定义的频率为868MHz,北美定义的频段为902到905MHz之间,在日本建议的频段为950到956之间。该频段的波长大概为30cm左右。
b. 目前,该频段功率输出目前统一的定义(美国定义为4W,欧洲定义为500mW)。 可能欧洲限制会上升到2W EIRP。
c. 甚高频频段的电波不能通过许多材料,特别是水,灰尘,雾等悬浮颗粒物资。相对于高频的电子标签来说,该频段的电子标签不需要和金属分开来。
d. 电子标签的天线一般是长条和标签状。天线有线性和圆极化两种设计,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e. 该频段有好的读取距离,但是对读取区域很难进行定义。
f. 有很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在很短的时间可以读取大量的电子标签。
RFID三种类型的主要运用
1.低频:
a. 畜牧业的管理系统
b. 汽车防盗和无钥匙开门系统的应用
c. 马拉松赛跑系统的应用
d. 自动停车场收费和车辆管理系统
e. 自动加油系统的应用
f. 酒店门锁系统的应用
g. 门禁和安全管理系统
2.高频:
a.图书管理系统的应用
b.瓦斯钢瓶的管理应用
c.服装生产线和物流系统的管理和应用
d.三表预收费系统
e.酒店门锁的管理和应用
f.大型会议人员通道系统
g.固定资产的管理系统
h.医药物流系统的管理和应用
i.智能货架的管理
3.超高频:
a.供应链上的管理和应用
b.生产线自动化的管理和应用
c.航空包裹的管理和应用
d.集装箱的管理和应用
e.铁路包裹的管理和应用
f.后勤管理系统的应用
RFID对比传统条码的七大特点
1.快速扫描
条形码一次只能有一个条形码受到扫描; RFID辨识器可同时辨识读取数个 RFID标签。
2.体积小型化、形状多样化
RFID在读取上并不受尺寸大小与形状限制,不需为了读取精确度而配合纸张的固定尺寸和印刷品质。此外, RFID标签更可往小型化与多样形态发展,以应用于不同产品。
3.抗污染能力和耐久性
传统条形码的载体是纸张,因此容易受到污染,但 RFID对水、油和化学药品等物质具有很强抵抗性。此外,由于条形码是附于塑料袋或外包装纸箱上,所以特别容易受到折损; RFID卷标是将数据存在芯片中,因此可以免受污损。
4.可重复使用
现今的条形码印刷上去之后就无法更改, RFID标签则可以重复地新增、修改、删除RFID卷标内储存的数据,方便信息的更新。
5.穿透性和无屏障阅读
在被覆盖的情况下, RFID能够穿透纸张、木材和塑料等非金属或非透明的材质,并能够进行穿透性通信。而条形码扫描机必须在近距离而且没有物体阻挡的情况下,才可以辨读条形码。
6.数据的记忆容量大
一维条形码的容量是 50Bytes,二维条形码最大的容量可储存 2至 3000字符, RFID最大的容量则有数 MegaBytes。随着记忆载体的发展,数据容量也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未来物品所需携带的资料量会越来越大,对卷标所能扩充容量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7.安全性
由于 RFID承载的是电子式信息,其数据内容可经由密码保护,使其内容不易被伪造及变造。
RFID系统的构成
RFID系统至少包含电子标签和阅读器两部分。电子标签是射频识别系统的数据载体,电子标签由标签天线和标签专用芯片组成。依据电子标签供电方式的不同,电子标签可以分为有源电子标签(Active tag)、无源电子标签(Passive tag)和半无源电子标签(Semi—passive tag)。有源电子标签内装有电池,无源射频标签没有内装电池,半无源电子标签(Semi—passive tag)部分依靠电池工作。
电子标签依据频率的不同可分为低频电子标签、高频电子标签、超高频电子标签和微波电子标签。依据封装形式的不同可分为信用卡标签、线形标签、纸状标签、玻璃管标签、圆形标签及特殊用途的异形标签等。
RFID阅读器(读写器)通过天线与RFID电子标签进行无线通信,可以实现对标签识别码和内存数据的读出或写入操作。典型的阅读器包含有高频模块(发送器和接收器)、控制单元以及阅读器天线。
什么是EPC
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电子产品码,是全球产品代码的发展,可以识别视野之外的目标。电子产品代码并不仅仅是一个无线电波条形码,它包含着一系列的数据和信息,像产地,日期代码和其他关键的供应信息,这些信息储存在一个小的硅片中,利用标签,解读器和计算机的联网,生产者和零售商就可以随时了解精确的产品和库存信息。
ISO 14443A标签
● Mifare?1k S50、Mifare?1k S70、Mifare?UltraLight、Mifare?UltraLight C
● Mifare? DESFire、Mifare?Pro
● FM11RF08、BL75R06、ISSI4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