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终端的业务功能及相应的信息安全需求车载终端的出现和普及是为驾驶人员和乘客提供更便利的使用和更愉悦的体验,因此功能也十分丰富,并且在不断增加。目前的车载终端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功能:
(1)基本车况收集显示
这类功能起步较早,早期车况信息包括胎压、油量、水箱温度以及车外温度等参数,在传统的仪表盘中都会显示。新兴的电动汽车也会显示电量信息。当智能车载终端广泛应用后,这些信息会集中显示在车载终端的显示屏上,用户有统一的操控界面,提升用户体验。
(3)远程操作
包括远程开锁、远程发动车辆、远程开启空调等应用。这些应用通常和网络相结合,使用者通过手机APP或者提供相应服务的Web页面,远程对车辆进行操作,大大提升了方便性。
(3)求助与远程救援
同样是通过网络完成。目前,大量车辆已经内置了T-Box系统,系统集成了SIM卡,可以连接运营商网络,将车辆各ECU中存储的状态系统上传到TSP平台,供维修人员参考诊断。很多T-Box提供一键救援业务,系统自动完成包括诊断、定位车辆等多项任务,提升了处理紧急问题的效率。
(4)导航
是汽车Infotainment系统的主要功能。实际使用时,导航应用会连接网络,以获取实时的路况信息。连接网络的方式可以使用车辆使用者用手机提供的Wi-Fi热点,也可以通过内置的SIM卡直接接入蜂窝网络。
(5)车内娱乐
这类应用已逐步走向网络化,下载、在线收看等多种方式的普及,给车辆使用者带来了更好的用户体验。为了提高视频的清晰度和流畅性,车载终端硬件的图像处理能力也在逐步提升。
(6)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是个热门应用,从自动泊车开始,驾驶者对车的操控在减少,开车变得越来越简单,越来越放松。目前,已经有自动驾驶的汽车通过实际道路检测,但是这种技术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投入才能正式大规模商用。在自动驾驶过程中,车辆收集大量道路信息,车身周围人与物体的位置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与车辆的速度方向、交通管理规定等信息进行运算,这要求车载终端具有足够的计算能力和实时性。随着车车通信、车路通信的发展,车辆收集和运算的信息量将进一步增加,对车载终端处理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功能的丰富导致系统复杂度的增加,包括在芯片、传感器、移动互联操作系统、通信设备及通信服务等方面的协同发展。整体网络架构的复杂化,增加了车辆对各种攻击的暴露,信息安全需求也变得更加重要和紧迫。信息安全根本属性中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认证性和可审计性,在车载终端这一具体应用领域,呈现出不同的优先级。
●车载终端对访问和使用的认证需求尤为突出——能够确保信息被正确的人使用,下达命令的是具备相应权限的正确用户等。换言之,恶意攻击者能否破坏车载终端的安全防护,肆意向车辆电子电气系统各ECU下发各种指令,威胁到车辆正常使用者的安全,是车载终端设计和实现时必须要考虑的信息安全首要问题。
●与可认证性相比,完整性也是信息安全各属性中,相对重要的一方面。传输的信息和指令一旦被篡改,会导致与授权用户意图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操作,发生信息安全和涉及人身安全的严重事件。
●可用性对于依赖车载终端的行车应用也是需要保护的安全属性。很多攻击在不熟悉车辆系统的漏洞时,往往最先攻击的是可用性。在扰乱系统的正常运行后,寻找安全薄弱环节,进行深度突破。
●保密性是信息安全属性的基础。大多数攻击通常从嗅探开始,获取到用户传输的明文信息或者信号,包括用户名、密码等,了解用户使用的应用。破坏保密性,不仅侵犯隐私,同时也为其它攻击方式提供方便。
●可审计性是信息安全工作的基础。只有信息安全事件可以审计,才能发现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处理,避免问题扩大或者更加严重。
本文由车载终端整理,本文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注明:http://www.chainway.cn
第一时间获取我们的新产品、活动及新闻信息。